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第二腰椎棘突怎么找

2025.07.23 08:37

第二腰椎棘突可通过触摸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脊柱交点定位、结合胸椎和骶椎的解剖关系推算、利用肚脐水平线辅助判断、观察体表凹陷或隆起特征、在俯卧位时更易触及。具体分析如下:

1.触摸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脊柱交点定位:髂嵴是骨盆上缘的骨性标志,两侧最高点连线通常经过第四腰椎棘突,向上数两个棘突即为第二腰椎。触摸时需用指腹沿脊柱中线向下滑动,感受骨性凸起,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软组织损伤。

2.结合胸椎和骶椎的解剖关系推算:胸椎第十二棘突较易触及,向下连续触摸两个棘突可定位第二腰椎。骶椎的骶骨角是另一参考点,向上推算五个棘突亦可辅助确认。需注意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棘突排列略有偏移。

3.利用肚脐水平线辅助判断:肚脐水平线通常经过第三或第四腰椎,向上移动一到两个棘突可接近第二腰椎。此法适用于体表标志清晰者,肥胖或肌肉发达者可能需结合其他方法。

4.观察体表凹陷或隆起特征:第二腰椎棘突可能呈现轻微隆起或凹陷,尤其在瘦削者体表更明显。触诊时配合视觉观察可提高准确性,但需与周围软组织区别,避免误判。

5.在俯卧位时更易触及:俯卧时脊柱后侧肌肉放松,棘突更易显露。触诊时手掌平贴背部,从胸椎向下缓慢移动,感受骨性突起的变化,配合患者深呼吸可增强触感。

触诊前需确保环境温暖,避免受检者因寒冷导致肌肉紧张。手法应轻柔,避免反复按压同一部位造成不适。若无法明确位置,可结合影像学资料辅助确认。体表标志存在个体差异,需综合多种方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