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水肿是怎么引起的

2025.01.02 14:38

脑水肿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脑缺氧、水和电解质紊乱、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脑缺氧:脑缺氧会使脑细胞代谢障碍,细胞内钠离子增多,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细胞内引起脑水肿。常见于窒息、心肺复苏后等情况。预防脑缺氧是关键,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情况发生,对于心肺功能不佳者积极改善心肺功能。

2.水和电解质紊乱:当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如低钠血症时,水分会进入脑细胞,引发脑水肿。可能是由于不恰当的补液或者肾脏疾病等导致。要注意合理补液,遵循医嘱,对于有肾脏疾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3.感染: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炎症刺激会使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到脑组织间隙形成脑水肿。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

4.颅内占位性病变:像脑肿瘤等占位性病变会压迫周围脑组织,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和脑脊液循环,导致局部脑组织水肿。主要是针对占位性病变进行治疗,如手术切除肿瘤等。

5.脑血管疾病:例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会破坏血-脑屏障,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成分渗出到脑组织周围引起脑水肿。对于脑血管疾病要及时治疗,如脑梗死的溶栓、抗凝治疗,脑出血的止血、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头部受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体检,关注脑部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疑似脑水肿的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