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道括约肌松弛是怎么造成的

2025.11.03 22:12

尿道括约肌松弛可能由年龄增长导致肌肉自然退化、分娩过程中盆底肌损伤、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或便秘、神经系统病变影响控制功能、手术或外伤直接损伤括约肌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年龄增长导致肌肉自然退化: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部位肌肉逐渐失去弹性和力量,尿道括约肌也不例外。肌肉纤维数量减少,结缔组织增生,收缩能力下降,控尿功能随之减弱。这种情况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属于生理性退化过程。

2.分娩过程中盆底肌损伤:女性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可能对盆底肌肉和神经造成牵拉或撕裂伤。尿道括约肌作为盆底肌的一部分,若受损则无法有效闭合尿道。多次分娩或难产会进一步增加损伤风险,导致产后尿失禁等问题。

3.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或便秘:持续腹压升高会对盆底结构产生压力,尿道括约肌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慢性咳嗽、便秘或重体力劳动等因素迫使括约肌反复承受冲击,最终导致肌肉疲劳和松弛,控尿能力下降。

4.神经系统病变影响控制功能: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受神经信号调控。脊髓损伤、脑卒中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可能中断神经传导,使括约肌无法接收正确指令。神经功能紊乱会导致肌肉无法适时收缩,出现漏尿现象。

5.手术或外伤直接损伤括约肌:盆腔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可能误伤尿道周围组织或神经。外部创伤如骨盆骨折也可能直接破坏括约肌结构。此类损伤通常为不可逆,需通过康复或手术干预改善症状。

出现尿道括约肌松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具体原因。避免过度劳累和增加腹压的行为,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盆底肌锻炼或物理治疗,必要时考虑医疗干预。日常注意观察症状变化,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