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多见于

2025.11.11 15:49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多见于附睾结核。附睾结核是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灶经血行播散引起。附睾结核可单侧或双侧发病,早期表现为无痛性硬结,逐渐进展为附睾肿大、疼痛,严重时可形成冷脓肿或窦道。前列腺结核和精囊结核也较常见,但症状相对隐匿,易被忽视。

附睾结核的发病机制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密切相关。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至附睾,引起慢性肉芽肿性炎症。附睾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阴囊坠胀感,随着病情进展,附睾逐渐增大变硬,与阴囊皮肤粘连,形成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排出干酪样坏死物质。前列腺结核和精囊结核常继发于泌尿系统结核,表现为会阴部不适、排尿困难或血精,但早期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超声和MRI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结核菌素试验和病理活检可辅助确诊。

附睾结核的治疗需遵循抗结核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是关键。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疗程通常为6-9个月。对于形成脓肿或窦道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预防方面,接种卡介苗、控制肺结核传播是根本措施。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