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骨髓炎是什么原因引起

2024.11.25 13:09

骨髓炎主要由血源性感染、创伤性感染、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医源性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血源性感染:血源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细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骨髓。当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病灶,如疖、痈、扁桃体炎等,细菌可入血形成菌血症或败血症。这些细菌随血流到达骨髓,在骨髓内生长繁殖,引发炎症反应。由于儿童长骨干骺端的血管结构特殊,血流缓慢,细菌容易在此处停留并形成感染灶。

2.创伤性感染: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手术后,创口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细菌容易侵入伤口。如果伤口清创不彻底,残留的细菌就会在局部繁殖。同时,骨折导致的局部血肿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细菌大量滋生后可引起骨髓炎。另外,骨组织受到严重创伤后,局部血运遭到破坏,抗感染能力下降,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3.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当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等发生感染时,炎症可直接蔓延至骨髓。例如,脓性指头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感染可向深部组织扩散,累及指骨骨髓,引发骨髓炎。牙周炎严重时也可能蔓延至颌骨骨髓,造成骨髓炎。是因为相邻组织之间没有有效的屏障阻止炎症的扩散,而且感染产生的脓性物质会不断侵蚀周围组织,逐渐波及骨髓。

4.医源性感染: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如果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就可能将细菌带入体内。例如,进行骨穿刺、关节置换手术等操作时,细菌可通过器械进入骨髓。手术后如果伤口护理不当,也容易引发感染。比如,术后换药不规范,导致伤口被污染,细菌在局部繁殖,进而引起骨髓炎。

5.自身免疫因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会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导致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例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影响了白细胞的功能,使其吞噬细菌的能力降低,身体容易受到细菌感染,骨髓也不例外。另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身体防御机制减弱,骨髓炎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骨髓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积极治疗身体的各种感染性疾病,避免受伤,受伤后要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在医疗操作方面,要确保医疗器械的严格消毒,术后遵循医嘱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定期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