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胃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2024.12.03 11:32

肠胃炎通常由微生物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问题、化学物质刺激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微生物感染: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肠道后,会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引发炎症。例如大肠杆菌感染,可能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预防微生物感染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勤洗手。

2.饮食不当: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对肠胃造成很大负担。辛辣食物会刺激肠胃黏膜,油腻食物不易消化,过度饮食会使肠胃蠕动功能紊乱。比如吃太多辣椒后,肠胃黏膜受到强烈刺激,可能出现灼烧感和疼痛。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规律,营养均衡,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肠胃产生副作用。例如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在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同时,会抑制胃黏膜的保护机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会直接损伤胃黏膜细胞,导致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引发肠胃炎症状。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遵循医嘱,尽量选择对肠胃刺激小的药物,必要时可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4.自身免疫问题:当自身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可能会错误地攻击肠道组织。例如在炎症性肠病中,免疫系统将肠道内的正常细胞视为外来病原体进行攻击,导致肠道黏膜持续发炎。这种情况下,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出现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自身免疫性肠胃炎的治疗较为复杂,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5.化学物质刺激: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者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等,会损害肠胃黏膜。例如误服含汞的化学物质,汞离子会与肠胃黏膜细胞中的蛋白质结合,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引起肠胃炎。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妥善保管好化学物品,防止误食。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如果出现肠胃炎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