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退热药是否有副作用

2025.09.01 08:56

儿童退热药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存在肝肾功能损伤风险、部分成分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过量使用可能引发体温过低、长期使用可能掩盖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1.胃肠道不适:退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恶心、呕吐或腹痛。部分儿童对药物较为敏感,空腹服用时症状可能加重。药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也可能影响消化道正常功能,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时间或配合食物服用。

2.肝肾功能损伤:退热药需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过量或长期使用会增加器官负担。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药物蓄积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或尿蛋白异常。用药期间应监测相关指标,避免联合使用其他损害肝肾的药物。

3.过敏反应:部分儿童对退热药中的辅料或活性成分过敏,表现为皮疹、面部水肿或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诱发过敏性休克,用药前需确认过敏史。首次服用后应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瘙痒或红斑等早期症状。

4.体温过低:退热药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发挥作用,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体温降至正常值以下。儿童体表面积较大,散热较快,低体温可能引发寒战或循环障碍。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频繁给药。

5.掩盖病情:退热药仅缓解发热症状,若长期依赖可能延误原发病诊断。例如感染性疾病未及时控制,可能加重炎症扩散。发热时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避免单纯以退热为目标用药。

退热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选择适合年龄的剂型。服药期间避免与其他解热镇痛药联用,记录用药时间和剂量。出现异常症状立即停药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疗程。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