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怎么做

2025.03.24 17:51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可以通过合理运动、避免久坐、穿着弹力袜、控制体重、定期检查来实现,具体分析如下:

1.合理运动:适当运动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下肢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滞,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骑自行车。对于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运动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回流。

2.避免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久坐或久站会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建议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或走动。对于需要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的人群,可以在座位上做一些脚踝的屈伸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3.穿着弹力袜:弹力袜通过施加外部压力,帮助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淤滞,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弹力袜的选择应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穿着时应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对于术后或长期卧床的人群,弹力袜的使用尤为重要。

4.控制体重:肥胖是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增加下肢静脉的压力,影响血液回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建议采用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并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5.定期检查:对于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老年人、术后患者、孕妇等,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同时,对于有家族史或既往病史的人群,更应重视定期检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检查方案。

预防深静脉血栓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除了上述方法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等,也有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必要时可考虑药物预防。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