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腹产后子宫不收缩怎么办

2025.04.29 08:09

剖腹产后子宫不收缩可按摩子宫促进收缩、使用缩宫药物加强宫缩、进行子宫压迫止血、采用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必要时手术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剖腹产后可通过手法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肌肉收缩。医护人员用单手或双手在产妇腹部进行环形按压,力度均匀适度,每次持续15-20分钟。按摩能直接作用于子宫肌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排出宫腔内积血,减少出血风险。需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疼痛或损伤。

2.使用缩宫药物加强宫缩:临床常用缩宫素类药物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药物起效快,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心率及宫缩强度,防止药物过量引发强直性宫缩。部分产妇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副作用,需及时调整剂量。

3.进行子宫压迫止血:采用纱布填塞宫腔或球囊压迫法,通过物理压力促使子宫壁贴合。操作时将无菌纱布紧密填塞至宫腔,或插入球囊导管注入生理盐水扩张压迫。此法能迅速止血,尤其适用于宫缩乏力导致的急性出血。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4.采用中医针灸辅助治疗:选取关元、气海等穴位施针,调和气血、温通经脉。针灸刺激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间接增强子宫收缩。配合艾灸效果更佳,每日1-2次,每次留针20分钟。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脏器。

5.必要时手术干预:若上述方法无效且出血严重,需行子宫动脉结扎或子宫切除术。手术能直接阻断血流,挽救生命。术前需全面评估产妇状况,术后加强抗感染及营养支持。

剖腹产后子宫收缩不良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处理,早期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密切观察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产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