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宫颈息肉怎么诊断

2025.10.14 15:12

宫颈息肉的诊断主要通过妇科检查观察宫颈口赘生物、阴道镜检查评估息肉形态及血供、病理活检明确组织性质、超声检查辅助判断基底范围、结合患者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妇科检查观察宫颈口赘生物:常规妇科检查中,医生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可直接观察到宫颈外口或管内突出的赘生物。息肉多呈红色或紫红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根部常附着于宫颈管内膜,部分带蒂,触之易出血。典型形态结合触诊可初步鉴别息肉与宫颈其他病变。

2.阴道镜检查评估息肉形态及血供:阴道镜可放大观察息肉表面血管分布及上皮结构,通过醋酸试验和碘试验进一步鉴别。息肉在阴道镜下常表现为均匀的血管网,无异常镶嵌或点状血管,与宫颈癌前病变的血管形态差异显著,有助于排除恶性可能。

3.病理活检明确组织性质:钳取部分或全部息肉组织送检是确诊的金标准。病理学检查可确认息肉为良性宫颈内膜增生,排除子宫内膜异位、宫颈肌瘤或恶性肿瘤。镜下可见腺体扩张、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无细胞异型性。

4.超声检查辅助判断基底范围: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息肉与宫颈管或宫腔的关系,尤其适用于较大息肉或蒂部较深者。超声可测量息肉大小、定位附着点,并观察是否合并子宫内膜增厚或其他盆腔病变,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5.结合患者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多数患者因接触性出血、月经间期出血或白带异常就诊。症状与息肉大小、位置相关,蒂部较细的息肉易因扭转坏死导致血性分泌物。无症状息肉可能在体检中偶然发现,但仍需进一步评估。

宫颈息肉需与黏膜下肌瘤、宫颈癌等疾病鉴别,术后定期随访避免复发。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物理刺激,发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操作简单但需注意根部处理彻底,术后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