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闭合性的损伤有哪些方面

2025.08.11 14:18

闭合性损伤常见于皮下组织挫伤、肌肉拉伤、韧带扭伤、关节脱位、骨折。具体分析如下:

1.皮下组织挫伤:皮下组织挫伤是外力作用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渗入周围组织形成的局部肿胀和淤血。损伤后皮肤完整,但可能出现疼痛、压痛及皮肤颜色变化。轻度挫伤可通过冷敷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排除深部组织损伤。恢复期间避免二次创伤,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淤血吸收。

2.肌肉拉伤:肌肉拉伤因过度牵拉或收缩导致肌纤维部分或完全断裂。常见于运动时突然发力或姿势不当,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轻度拉伤可通过休息和理疗恢复,严重断裂需固定甚至手术修复。恢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

3.韧带扭伤:韧带扭伤是关节过度活动导致韧带纤维撕裂,多发生于踝、膝等部位。损伤后关节稳定性下降,伴随肿胀和压痛。轻度扭伤可通过制动和冷敷处理,严重撕裂需支具固定或手术重建。康复阶段需加强周围肌肉训练以代偿韧带功能。

4.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指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常由外力冲击引起。表现为关节畸形、剧烈疼痛和活动丧失。需立即手法复位并固定,避免反复脱位导致习惯性损伤。复位后需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防止僵硬和肌肉萎缩。

5.骨折:闭合性骨折是骨完整性破坏但皮肤未破损,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应力导致。症状包括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擦感。需影像学确诊后复位固定,严重者需手术内固定。康复期需结合营养支持和功能锻炼促进骨愈合。

损伤后需及时就医明确程度,避免自行处理加重病情。恢复期间遵循专业指导,合理调整活动强度,注意观察症状变化。预防措施包括运动前热身、使用护具及避免危险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