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失禁是怎么引起

2024.07.26 10:54

尿失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具体包括生理老化、神经系统疾病、盆底肌肉损伤、激素水平变化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都会出现退化,其中就包括控制排尿的能力。老年人的膀胱肌肉会逐渐松弛,括约肌的张力也会下降,导致尿液不能完全被控制,从而出现尿失禁的现象。

2.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都可能影响到控制排尿的神经,导致尿失禁。这些疾病会影响大脑与膀胱之间的信号传递,使得膀胱不能正常地储存和排出尿液。

3.盆底肌肉损伤:女性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尿失禁。此外,长期的便秘、肥胖、重体力劳动等也可能导致盆底肌肉的损伤,使得括约肌不能有效地控制尿液的排出。

4.激素水平变化: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导致尿道和膀胱的支持组织变得薄弱,从而引起尿失禁。此外,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还会影响盆底肌肉的张力,进一步加重尿失禁的症状。

5.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的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憋尿、过度饮酒、过度摄入咖啡因等,都可能导致尿失禁。这些习惯会增加膀胱的压力,损伤盆底肌肉,从而影响排尿控制。

尿失禁是一个复杂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