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糖尿病骨髓炎需要截肢吗

2025.08.04 15:56

糖尿病骨髓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截肢,但并非所有病例都必须采取这一极端措施。截肢通常是针对那些严重感染、无法控制的坏死组织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其他治疗选择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截肢。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发生下肢感染和溃疡,进而可能导致骨髓炎。这种病症的发生通常与长期的高血糖、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不良有关。初期症状可能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和发热,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脓液分泌和骨组织坏死。治疗方案一般包括抗生素、清创、负压引流等,目的是控制感染、促进愈合。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仍未见好转,或者感染扩散至骨髓深层,截肢可能成为最后的选择。截肢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保护其他健康组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考虑截肢之前,必须充分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糖尿病控制情况、感染程度、患者的年龄和生活质量等。截肢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况。术后护理也至关重要,需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防止再次感染。同时,糖尿病患者在术后应加强血糖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再次发生骨髓炎的风险。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及时处理任何小伤口,避免发展成严重感染。患者在手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必要性、风险以及术后的生活调整,确保在知情的基础上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