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溃疡活检结果有几种

2025.01.11 16:35

胃溃疡活检结果可能为良性溃疡、恶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改变、炎症性改变、不典型增生。具体分析如下:

1.良性溃疡:胃溃疡中大部分为良性溃疡,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饮食等因素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在活检中可见黏膜层到黏膜下层的炎性渗出、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等。溃疡边缘黏膜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形态规则,无异型性,腺体结构基本正常,随着溃疡的修复,会有新生的黏膜上皮覆盖。

2.恶性溃疡:这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结果。活检可发现癌细胞,癌细胞形态不规则,核大且深染,核质比例失调,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腺体结构。恶性溃疡通常边缘不整齐,底部凹凸不平,周围黏膜僵硬,与良性溃疡有明显区别。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长期作用有关,如遗传、不良生活习惯、某些化学物质刺激等。

3.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改变: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关系密切。活检时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改变,可看到细菌附着于胃黏膜表面,同时伴有黏膜的炎症反应,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多种机制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对黏膜的损伤,进而引发溃疡。

4.炎症性改变: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其他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等也可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性改变。在活检中表现为炎症细胞的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黏膜可能出现充血、水肿,腺体结构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没有癌细胞或不典型增生的表现。这种炎症性改变如果持续存在且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溃疡。

5.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状态。在活检中可见胃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异型性,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核染色质增多,核仁明显等,但还未达到癌细胞的标准。根据异型性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较难区分,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密切观察,因为有较高的恶变风险。

在对待胃溃疡活检结果时,患者应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果是良性溃疡,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改变,要进行规范的杀菌治疗。若为不典型增生,需定期复查胃镜及活检以便及时发现恶变倾向。而一旦确诊为恶性溃疡,应尽快到专科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并接受合适的抗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