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反复性鼻出血要做哪些检查

2025.10.20 17:59

反复性鼻出血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测、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血压测量。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血小板减少等问题。血小板数量异常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鼻出血风险。血常规还能反映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检查过程简单快捷,需采集静脉血样本。

2.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评估血液凝固能力。凝血功能异常可能由肝脏疾病、遗传性凝血障碍或药物影响引起。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重点关注此项。检测需空腹采血,结果异常需进一步排查病因。

3.鼻内镜检查:使用细长内窥镜观察鼻腔内部结构,明确出血点位置及黏膜病变情况。可发现鼻中隔偏曲、血管扩张或肿瘤等局部问题。检查前需表面麻醉,过程稍有不适但无创。能直观定位出血源,指导后续治疗。

4.鼻窦CT扫描:通过断层成像显示鼻腔及鼻窦的解剖结构,排查肿瘤、炎症或骨折等病变。尤其适用于反复出血且内镜未明确病因者。扫描需保持静止,辐射量较低。三维重建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5.血压测量:高血压可能导致鼻腔小血管破裂,引发反复出血。需多次测量静息状态下的血压值,排除暂时性波动。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需药物干预,同时监测心脑血管风险。

反复性鼻出血需结合多项检查综合判断,避免遗漏潜在疾病。检查前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出血期间可临时压迫止血,但长期反复需及时就医。根据检查结果选择药物、电凝或手术等治疗方式,同时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