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鼻出血应做哪些检查

2025.08.11 14:18

鼻出血应做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血压测量。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凝血障碍,而红细胞数值异常可反映失血程度。此项检查操作简便,是评估鼻出血基础状况的重要手段。

2.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用于排查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引发异常出血,需通过此项检查明确。严重凝血问题需进一步干预。

3.鼻内镜检查:借助光学设备直接观察鼻腔内部结构,定位出血点并评估黏膜损伤程度。可发现血管畸形、肿瘤或糜烂性病变。检查过程需局部麻醉,对明确局部病因具有较高价值。

4.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适用于怀疑鼻腔肿瘤、骨折或血管异常的情况。影像能清晰显示骨质及软组织病变范围,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反复出血或伴随其他症状时需优先考虑。

5.血压测量:高血压是鼻出血常见诱因之一,尤其老年人需监测血压水平。血压骤升可能导致鼻腔小血管破裂,控制血压有助于减少复发。动态监测可评估与出血的关联性。

出现鼻出血时避免用力擤鼻或低头,防止加重出血。保持镇静并用手指按压鼻翼止血,若持续超过15分钟需就医。长期反复出血或伴随头晕、乏力应及时完善检查。日常保持鼻腔湿润,减少外力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