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会导致心力衰竭吗

2024.09.10 18:14

心律失常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频率等出现异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尤其是一些严重的、持续的心律失常,会对心脏的正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心脏的节律紊乱可能会使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射出,导致血液在心脏内淤积,久而久之,心脏会因为过度负荷而出现心肌受损、心脏扩大等情况,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比如快速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可使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引起心脏的充盈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心律失常还可能通过其他多种途径诱发心力衰竭。例如,某些心律失常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障碍,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能力减弱,从而诱发心力衰竭。而且,心律失常患者常常存在基础心脏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就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再加上心律失常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尤其是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心脏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心力衰竭。同时,积极治疗心律失常,纠正心脏节律的异常,对于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