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结肠瘘能自愈吗

2024.11.06 08:10

结肠瘘一般很难自愈。

结肠瘘是指结肠与其他器官,或腹腔、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道。这一疾病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解剖结构上看,结肠内含有大量的细菌,一旦形成瘘管,细菌不断污染周围组织,会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坏死等,这种持续的炎症刺激会阻碍瘘口的自然愈合。而且,结肠的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储存粪便,正常的结肠蠕动和肠内容物的压力等因素也不利于瘘口的自行闭合。例如,在高位结肠瘘时,肠内容物的流动性较大,会持续不断地通过瘘口流出,使得瘘口周围难以形成有利于愈合的环境。

从病因方面分析,结肠瘘多由手术并发症、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等、肠道肿瘤、外伤等引起。如果是手术导致的结肠瘘,可能是手术过程中肠管的损伤、吻合技术不佳、局部血运障碍等因素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受损的肠管组织需要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修复,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肠道内细菌滋生、局部炎症难以控制等因素,很难达到自愈的要求。肠道炎症性疾病引起的结肠瘘,由于炎症的持续存在,不断破坏肠道组织,也基本不会自愈。肠道肿瘤患者,肿瘤本身会侵犯周围组织,导致结肠与其他组织粘连、破溃形成瘘管,在肿瘤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结肠瘘也不可能自愈。外伤引起的结肠瘘,如果损伤严重,同样面临着感染、组织修复困难等问题,难以自行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