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药物会造成肝脏损害吗

2024.12.02 15:59

许多药物会造成肝脏损害。

药物进入人体后,大多需经过肝脏代谢。部分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能具有肝毒性。例如,抗生素中的四环素类药物,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可在肝内蓄积,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脂肪浸润性肝损害。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在体内经过乙酰化代谢过程,其代谢产物可能与肝脏内的大分子物质结合,引发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药物性肝炎。还有一些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时,其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会与肝脏内的谷胱甘肽结合,当谷胱甘肽被耗尽后,这些中间代谢产物就会对肝细胞产生损害。

在使用药物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疗程用药。对于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谨慎用药,告知医生自己的肝脏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在使用可能有肝损害风险的药物期间,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肝脏功能的异常变化。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可能是肝脏损害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