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脏损害会引发肝硬化吗

2024.12.02 14:20

肝脏损害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控制,是会引发肝硬化的。

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在受到损害的初期,可能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持续的肝脏损害会不断破坏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例如,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损害,酒精中的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如果这种损害持续发展,纤维组织不断增多,就会逐渐形成肝纤维化,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肝硬化。再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持续在肝脏内复制,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不断攻击受感染的肝细胞,造成肝细胞反复的炎症、坏死,刺激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也可能发展成肝硬化。

对于肝脏损害,一定要重视起来。首先要避免损害肝脏的不良行为,如酗酒、乱服药物等。很多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不合理用药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甚至造成肝损害。其次,对于已经存在肝脏损害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降低发展为肝硬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