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药物流产的药品有哪些

2025.09.29 15:54

药物流产常用药品包括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具体分析如下:

1.米非司酮: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子宫内膜孕酮受体,阻断孕酮活性,导致蜕膜组织变性坏死,绒毛受损,胚胎停止发育。该药可使子宫肌层敏感性增强,宫颈软化扩张,为后续药物作用创造条件。用药后需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及妊娠组织排出完整性,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2.米索前列醇: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类似物,能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幅度,同时溶解宫颈胶原纤维。与米非司酮联用可显著提高完全流产率,通常在服用米非司酮24-48小时后使用。用药后可能出现寒战、发热、腹泻等前列腺素反应,严重腹痛或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

3.卡前列甲酯:卡前列甲酯为合成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直接作用于子宫肌层,引起节律性收缩。该药阴道给药吸收迅速,多用于米非司酮辅助治疗或不全流产的补救措施。使用后需平卧半小时以防药物脱落,血压波动和支气管痉挛是罕见但需警惕的不良反应。

4.益母草注射液:益母草提取物通过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加速宫腔内容物排出,减少出血时间。该中药制剂常作为辅助用药,适用于药流后出血量多或子宫复旧不良的情况。过敏体质者慎用,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等局部刺激症状。

5.缩宫素:缩宫素是神经垂体激素制剂,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强收缩力和频率。主要用于药物流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静脉给药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和尿量,避免快速推注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

药物使用前必须经专业医师评估妊娠周数及禁忌证,超声确认宫内妊娠且停经天数不超过49天。用药期间禁止剧烈运动或盆浴,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出血量超过月经两倍需及时返院。流产后两周复查超声,一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和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