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什么

2024.11.20 19:44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指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在妊娠晚期,通常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上腹部疼痛等,之后可迅速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还可能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低血糖、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胎儿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异常、激素变化、遗传因素等有关。由于其症状可能与其他妊娠期疾病相似,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至关重要。

对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旦确诊,应立即终止妊娠,这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措施。同时,需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支持治疗,包括保肝、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血液净化等特殊治疗。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产妇和胎儿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有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复发的风险较高,需要加强孕期监测和管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的疾病,需要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