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感染性结肠炎怎么治疗

2025.02.23 12:28

感染性结肠炎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饮食调整、补充水电解质、休息。具体分析如下:

1.抗感染治疗:感染性结肠炎多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针对不同病原体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是关键。如细菌感染常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可精准打击病原菌,有效控制感染。但使用抗生素时要避免滥用,防止产生耐药菌及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后果。

2.对症治疗:如果患者有腹痛症状,可以使用解痉药物来缓解肠道痉挛,减轻疼痛。腹泻严重时,可适当给予止泻药物,但不能过早止泻,以免毒素在肠道内蓄积。对于发热患者,根据体温情况给予退热治疗,如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

3.饮食调整:在患病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症状恶化。可以选择米粥、面条等食物,逐步补充营养,随着病情好转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补充水电解质:由于腹泻可能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所以及时补充非常重要。可以口服补液盐,补充钠、钾等电解质和水分。对于严重脱水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液,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出现脱水相关的并发症。

5.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患者应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身体在休息状态下,免疫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对抗感染,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

在治疗感染性结肠炎过程中,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如严重腹痛、便血等,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