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白术和茯苓哪个更除湿

2025.07.09 08:32

白术和茯苓均具有除湿功效,但白术更擅长健脾燥湿,茯苓则偏重利水渗湿,两者侧重不同。白术性温,归脾胃经,能直接温补脾胃阳气,通过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从根本上化解湿浊;茯苓性平,归心脾肾经,主要通过利尿将已形成的湿邪排出体外。实证湿重者短期用茯苓见效更快,而脾虚生湿者长期调理用白术更佳。

从作用机制来看,白术含有苍术酮等挥发油成分,能促进胃肠蠕动与消化液分泌,改善脾虚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从源头减少湿气生成。其燥性可化解痰湿停滞,适合舌苔白厚腻、大便黏滞的寒湿证。茯苓则富含多糖与三萜类物质,直接调节肾脏排尿功能,对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等水湿滞留症状效果显著,且性质平和,湿热或寒湿均可配伍使用。两者常协同增效,如经典方剂四君子汤中,白术健脾为主,茯苓利湿为辅,共同恢复水液代谢平衡。

使用需注意体质辨证。白术温燥,阴虚内热或口干便秘者慎用,可能加重津液耗伤;茯苓虽安全性高,但长期单用可能造成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剂量。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配伍应用,避免单独大量使用利水药物。两者均需避免与辛辣油腻同服,以免影响药效。实验显示白术炒制后燥性增强,生茯苓利水更强,临床应根据症状选择炮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