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败血症应该怎么治疗

2024.12.22 08:47

败血症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处理感染病灶、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抗感染治疗:败血症是病原菌及其毒素入侵血流引发的严重感染性疾病,所以抗感染是关键。需根据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经验性治疗时,通常会选用广谱抗生素,覆盖可能的病原菌。一旦明确病原菌,应及时调整为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产生的风险,同时确保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彻底清除病原菌。

2.处理感染病灶:如果存在明确的感染病灶,如脓肿、疖肿等,需要及时处理。对于脓肿应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去除感染源。对于体内的感染灶,如胆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或介入等方式解除梗阻等病因,防止病原菌持续入血,有助于提高败血症的治疗效果。

3.支持治疗:败血症患者往往病情较重,身体消耗大。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于贫血或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或补充凝血因子等。同时,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4.免疫调节治疗:在败血症过程中,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出现紊乱。免疫调节治疗可帮助恢复机体的免疫平衡。例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等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对于炎症反应过度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对机体的损害。

5.并发症治疗:败血症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对于感染性休克,需要积极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等;对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要针对不同受损器官进行相应的支持和治疗,如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败血症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以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患者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