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如何治疗崩漏下血

2025.10.14 15:12

崩漏下血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饮食调养、情志调节、生活作息调整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中药调理:根据证型选用相应方剂,如气虚型用归脾汤,血热型用清热固经汤,血瘀型用逐瘀止血汤。药物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常用药材包括黄芪、当归、生地炭等,需遵医嘱控制剂量与疗程。

2.针灸疗法:选取关元、三阴交、隐白等穴位,通过刺激经络调和气血。艾灸适用于虚寒证,可温经止血。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或感染。连续治疗10-15天为一疗程,配合中药效果更佳。

3.饮食调养:多食山药、红枣、桂圆等补益气血之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血热者宜藕节、荸荠清热凉血。饮食需清淡易消化,少食生冷,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体质。

4.情志调节:情绪波动易加重病情,需保持心境平和。可通过静坐、冥想疏解压力,避免忧思过度。肝郁气滞者应适当宣泄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

5.生活作息调整: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经期忌冷水浴及重体力劳动,注意腹部保暖。规律作息有助于气血恢复,减少复发风险。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观察疗效,出现头晕、乏力加重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方案,防止病情反复。严格遵医嘱用药,忌烟酒及寒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