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肠系膜脂膜炎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2024.11.25 13:06

肠系膜脂膜炎的临床特征包括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以及影像学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1.腹痛:腹痛是肠系膜脂膜炎较为常见的症状,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在腹部中央或脐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部分患者疼痛可能会间歇性发作,可能与炎症的活动期和缓解期交替有关。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肠系膜脂肪组织的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同时炎症导致的肠系膜组织粘连、牵拉等也会引发疼痛。

2.腹部肿块:腹部肿块是肠系膜脂膜炎的重要体征之一。肿块质地多较硬,边界不太清晰,活动度较差。肿块的形成是由于肠系膜脂肪组织发生炎症后,脂肪坏死、纤维化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使得局部组织增生、粘连,进而形成肿块样改变。肿块大小不一,有的患者肿块较小,不易察觉,而有的患者肿块较大,可在腹部触及明显的包块。

3.消化道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恶心和呕吐可能是由于肠系膜脂膜炎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胃肠道蠕动异常,胃内容物排空受阻。腹泻或便秘的出现则与炎症影响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有关,肠道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其分泌和吸收功能失调,从而导致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的改变。

4.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发热可能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反应,炎症因子的释放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乏力和消瘦则可能是由于长期的疾病状态,身体消耗增加,营养摄入不足以及炎症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影像学特征:在影像学检查方面,如CT检查可发现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肿块内可能有脂肪密度影和纤维条索影,这反映了肠系膜脂膜炎的病理改变,即脂肪组织的炎症、坏死、纤维化等。超声检查也可发现肠系膜增厚、回声增强等异常表现,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肠系膜脂膜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