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系膜脂膜炎怎么确诊

2025.01.12 16:04

肠系膜脂膜炎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确诊。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肠系膜脂膜炎患者常有腹痛、腹部肿块、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腹部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发热多为低热,少数患者可有高热。体重减轻可能与食欲减退、慢性消耗有关。这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可为诊断提供线索。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可能升高,反映体内存在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可能有贫血表现。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指标也可能有异常改变。但这些实验室检查结果只能作为辅助诊断依据,不能单独确诊。

3.影像学检查:CT检查是诊断肠系膜脂膜炎的重要手段。CT图像上可表现为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肿块形成、肠系膜血管周围脂肪呈晕轮征等特征性改变。磁共振成像MRI也可用于诊断,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可显示不同的信号强度,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范围和性质。超声检查可发现肠系膜增厚、肿块等,但对于较小的病变可能漏诊。影像学检查能够直观地显示肠系膜的病变情况,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4.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肠系膜脂膜炎的金标准。通过手术或腹腔镜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脂肪组织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病理检查能够明确病变的性质,排除其他类似疾病。但病理检查为有创性检查,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

5.排除其他疾病:肠系膜脂膜炎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如肠系膜肿瘤、腹腔结核、克罗恩病等。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进一步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排除这些疾病后才能考虑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

在诊断肠系膜脂膜炎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检查结果,避免仅凭单一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同时,对于疑似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断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