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胆管结石能ERCP吗

2025.01.15 16:18

胆管结石可以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进行治疗。ERCP是一种微创的内镜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胆道及胰腺疾病,尤其适用于胆管结石的取石。通过ERCP,医生可以在内镜下直接观察胆管的情况,并通过导管将结石取出,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进行ERCP之前,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以确认胆管结石的存在及其大小、位置等情况。ERCP的过程通常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通过口腔插入内镜,经过食道和胃进入十二指肠,找到胆管的开口。随后,医生会注入造影剂以便清晰显示胆管的结构,确认结石的位置。若发现结石,医生可以使用特殊的器械进行取石,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胆管扩张或放置支架,以改善胆道的通畅性。ERCP的成功率较高,且相较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大多数胆管结石患者。

尽管ERCP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但仍然存在一些注意事项。首先,患者在手术前应告知医生自身的过敏史、既往病史及正在服用的药物,以避免术中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其次,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胰腺炎、出血或感染等,因此患者需密切观察术后反应,如出现剧烈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饮食,避免油腻食物,以减轻胆道的负担。同时,定期复查也是必要的,以确保胆管的通畅和结石的复发情况。ERCP为胆管结石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充分了解相关风险,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