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梅核气刮痧刮哪些部位

2025.02.06 18:02

梅核气刮痧可刮颈部、胸部、胁肋部、前臂内侧、小腿内侧。具体分析如下:

1.颈部:颈部是梅核气刮痧的重要部位。此处有诸多经络循行,如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等。通过对颈部刮痧,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局部气血瘀滞的状态。梅核气患者常感觉咽部如有异物梗阻,颈部刮痧有助于疏通咽部周围气血,减轻咽部不适症状,使气血通畅,减轻气结于咽喉的状况。

2.胸部:胸部为气之所聚之处。任脉、足少阴肾经等经络经过胸部。刮痧胸部能够调节人体的气机升降。对于梅核气这种与气机不畅相关的病症,胸部刮痧可以宽胸理气,使上逆之气得以平顺,缓解因气郁而导致的咽部异物感,改善胸部憋闷等不适症状,促进气血在胸部的正常运行。

3.胁肋部:胁肋部是肝经循行的部位。梅核气的发生与肝郁气滞密切相关。在胁肋部刮痧,能够直接作用于肝经,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肝气舒畅则气结可解,有助于消除咽部异物感。同时,还能改善胁肋部胀满不适等肝郁的症状,调节肝脏的疏泄功能,使气血调和,缓解梅核气的症状。

4.前臂内侧:前臂内侧有手厥阴心包经等经络分布。心包经与人体的情志调节有关。梅核气患者多有情志不舒的情况。刮痧前臂内侧可以调节心包经气血,宁心安神,舒畅情志。当情志舒畅时,气郁的情况也会得到改善,从而减轻梅核气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并且有助于调节全身气血的运行。

5.小腿内侧:小腿内侧为足三阴经的循行部位,其中足厥阴肝经与梅核气的关系密切。对小腿内侧进行刮痧,可以调节足三阴经的气血。通过调节肝经气血,达到疏肝解郁的目的。气血通畅后,咽部异物感等梅核气的症状会逐渐减轻,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因肝郁而引起的其他身体不适,如情绪不佳、胁肋隐痛等。

刮痧时应选择合适的工具,避免刮伤皮肤;力度要适中,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宜;刮痧前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皮肤破溃、过敏者不宜刮痧;体质虚弱者刮痧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