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颈动脉海绵窦瘘

2025.08.18 14:54

颈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血管异常,通常发生在颈动脉与海绵窦之间,导致动脉血液异常流入海绵窦。这种病症可能由外伤、手术或自发性原因引起,常伴随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等。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发生机制主要涉及颈动脉的破裂或损伤,导致血液直接流入海绵窦,进而引发高流量的动静脉分流。这种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导致海绵窦内压力升高,进而影响周围结构,造成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眼部症状,如视力下降、复视、眼球突出等,甚至可能影响到面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能够帮助确认诊断,并评估瘘的性质和范围。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介入性手术或栓塞术,以恢复正常的血流状态并减轻症状。

在面对颈动脉海绵窦瘘时,需特别关注症状的变化和进展。患者在出现头痛、视力变化或其他神经症状时,应尽快就医,以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术后恢复期间,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以监测瘘的愈合情况和防止复发。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对于有外伤史或手术史的患者,更应保持警惕,及时识别潜在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控制颈动脉海绵窦瘘及其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