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病应该注意什么

2025.08.27 08:31

肝病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刺激、严格戒酒减少肝脏负担、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遵医嘱用药防止肝损伤、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清淡避免高脂刺激:肝脏是消化代谢的重要器官,高脂肪、辛辣或腌制食物会增加肝脏负担,可能引发脂肪堆积或炎症加重。建议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多摄入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控制盐分和糖分摄入。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需严格限制,避免诱发消化道不适或肝功能恶化。

2.严格戒酒减少肝脏负担:酒精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戒酒是保护剩余肝功能的必要措施,任何含酒精的饮品均需禁止。酒精依赖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戒断,避免突然停饮引发戒断反应。

3.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或体力透支会降低肝脏修复能力,影响代谢排毒功能。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午间可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工作,以舒缓活动如散步替代。情绪波动过大也可能加重肝郁气滞,需保持心态平和。

4.遵医嘱用药防止肝损伤: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滥用药物可能引发毒性肝炎。包括中药、保健品均需经专业评估后使用,避免自行服用偏方或加大剂量。合并其他疾病时需告知医生肝病史,优先选择肝毒性较小的替代药物。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需每3-6个月检查,超声或纤维化扫描能评估肝脏结构变化。病情稳定者可适当延长间隔,但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复查结果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疾病进展。

肝病患者需注意环境清洁以减少感染风险,接触化学物品时做好防护。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接种甲肝乙肝疫苗可预防重叠感染。保持适度体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尤为重要,可通过饮食与运动逐步调整。出现腹胀、皮下出血等异常表现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