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溃疡发作的原因有哪些

2025.02.16 14:16

胃溃疡发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破坏胃黏膜的防御屏障,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对胃黏膜细胞有毒性作用,并且还能诱导炎症反应,促使胃酸分泌增加,进而损伤胃黏膜,导致胃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

2.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会抑制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其合成减少会使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引发胃溃疡。如果因病情需要必须服用此类药物,可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3.饮食因素:长期饮食不规律,如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会打乱胃酸分泌的节律。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大量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使胃黏膜充血、水肿,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容易诱发胃溃疡。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食物摄入,避免酗酒有助于预防。

4.精神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的调节,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同时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从而引发胃溃疡。学会调节情绪,通过适当运动、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5.遗传因素:部分胃溃疡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胃溃疡患者,其亲属患胃溃疡的风险相对较高。虽然遗传因素难以改变,但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发病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多种危险因素的叠加,例如在精神压力大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药物等,这样有助于预防胃溃疡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