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会导致肾功能衰弱吗

2024.09.10 18:14

心律失常有可能导致肾功能衰弱。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频率等出现异常。当发生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心律失常时,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脏输出量明显下降,进而使全身各器官包括肾脏的血液灌注不足。肾脏对血液灌注的变化非常敏感,长期的灌注不足可引起肾脏缺血缺氧,逐渐造成肾功能损害,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还可能诱发机体的应激反应,释放一些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等,这些也可能对肾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一些心律失常本身可能是由心脏的基础疾病引起的,这些基础疾病也可能同时影响到肾脏功能。

在临床上,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尤其是那些存在心脏器质性病变或心律失常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其肾功能的变化。及时纠正心律失常,改善心脏功能,对于预防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同时,对于已经出现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在治疗心律失常时也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避免加重肾功能损害。患者自身也应重视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心律失常与肾功能衰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通过综合的治疗和管理来维护患者的心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