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母乳性腹泻怎样查出来

2025.02.03 10:04

母乳性腹泻可通过观察症状、排除其他疾病、暂停母乳观察、粪便检查、乳糖不耐受检测查出。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症状:母乳性腹泻的宝宝,通常每天大便次数较多,可达3-7次甚至更多,大便多为黄色或黄绿色稀便,有泡沫和奶瓣,但宝宝一般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体重增长正常。因为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等原因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出现腹泻症状。

2.排除其他疾病:需要排除感染性腹泻如细菌、病毒感染、过敏等其他可能引起腹泻的疾病。例如通过检查血常规看是否有白细胞异常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检查大便常规看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异常情况。如果没有这些异常,而宝宝又单纯母乳喂养且有腹泻症状,母乳性腹泻的可能性增大。

3.暂停母乳观察:如果暂停母乳喂养,改为配方奶喂养后,腹泻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再次恢复母乳喂养后又出现腹泻,这对母乳性腹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暂停母乳期间要注意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以维持乳汁分泌。

4.粪便检查:粪便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其他肠道疾病。正常情况下,母乳性腹泻宝宝的粪便常规检查可能没有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等异常情况,只是表现为脂肪球增多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如果粪便检查发现有细菌感染等异常,则不考虑母乳性腹泻。

5.乳糖不耐受检测:部分母乳性腹泻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可以通过检测粪便中的乳糖酶活性或者进行氢气呼气试验等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情况。如果存在乳糖不耐受,结合母乳喂养和腹泻症状,也有助于诊断母乳性腹泻。

在诊断母乳性腹泻的过程中,任何检测或观察方法都需要谨慎进行。例如暂停母乳观察时,要确保宝宝能适应配方奶,同时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整体状态,包括精神、食欲、睡眠等。在进行各种检查时,要确保检查的准确性,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采集样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