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截肢手术后怎么预防感染

2025.07.23 08:37

截肢手术后预防感染需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伤口需避免接触污染物或水分,清洗时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动作轻柔以减少刺激。敷料被渗液浸湿后需立即更换,周围皮肤可用消毒棉签擦拭。洗澡时用防水敷料覆盖,防止水汽渗透。

2.定期更换敷料:根据渗出液量决定更换频率,通常术后初期每天1-2次,后期可延长间隔。操作前严格洗手并戴无菌手套,移除旧敷料时注意方向避免牵拉伤口。新敷料需完全覆盖创面并固定稳妥,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3.合理使用抗生素:术前30分钟至1小时预防性静脉给药,术后继续使用24-48小时。若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需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滥用导致耐药性。

4.加强营养支持: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如鱼肉、豆制品等。补充维生素C增强毛细血管韧性,锌元素加速上皮形成。贫血患者需增加铁和叶酸摄入,必要时静脉输注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5.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每日检查缝线是否松动、边缘有无红肿或异常分泌物。体温超过38℃或伤口跳痛需警惕深部感染。发现皮下波动感应立即穿刺抽吸送检,疑似骨髓炎时行影像学检查确认。

术后恢复期间避免吸烟饮酒,防止血管收缩影响愈合。功能锻炼需循序渐进,过早负重可能造成伤口裂开。情绪焦虑可能降低免疫力,需保持心态平稳。出现持续发热或脓性渗液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处理深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