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哺乳期妇女耳朵出现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

2025.07.09 08:52

哺乳期妇女耳朵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可采取局部热敷缓解症状、使用鼻腔减充血剂改善咽鼓管功能、遵医嘱短期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耳道清洁避免进水、适当调整哺乳姿势减少耳压。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热敷缓解症状:将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朵,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中耳腔积液的压力,缓解耳闷、耳痛等不适感。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2.使用鼻腔减充血剂改善咽鼓管功能:选择适合哺乳期使用的鼻腔喷雾或滴剂,如盐酸羟甲唑啉。此类药物能收缩鼻腔黏膜血管,减轻咽鼓管肿胀,促进中耳积液排出。使用前需咨询医生,避免长期使用导致反弹性充血。

3.遵医嘱短期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若伴随细菌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哺乳期用药需严格评估安全性,优先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按时按量服用,避免自行停药或延长疗程。

4.保持耳道清洁避免进水:洗澡或洗头时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污水流入。分泌物较多时可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切勿深入掏挖,以免损伤鼓膜或引发外耳道感染。

5.适当调整哺乳姿势减少耳压:哺乳时避免完全平躺,采用半卧位或侧卧位,减少乳汁反流至咽鼓管的风险。喂奶后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降低因胃胀气导致的耳压变化。

哺乳期妇女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听力下降、持续耳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避免用力擤鼻涕或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