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道黏膜脱垂的治疗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2025.10.30 07:12

尿道黏膜脱垂的治疗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过度用力或剧烈运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处理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尿道黏膜脱垂易继发感染,需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后保持干燥,穿透气棉质内裤。出现分泌物增多或异味时需就医,防止炎症加重黏膜水肿。

2.避免过度用力或剧烈运动:腹压增高是诱因之一,治疗期间需减少久站、提重物及增加腹压的动作。咳嗽或排便时尽量控制力度,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术后1个月内禁止骑车或跑步,防止伤口撕裂。

3.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根据脱垂程度选择黏膜环切、电凝或缝合固定术。轻度可采用保守治疗,重度需手术彻底复位。术中需保护尿道括约肌功能,避免术后尿失禁。

4.术后定期复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评估恢复情况,观察有无复发或狭窄。通过尿流率检查判断排尿功能,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长期随访有助于调整康复方案。

5.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或尿潴留,需密切观察。出血较多时需压迫止血或缝合,发热提示感染应使用抗生素。尿潴留可留置导尿,必要时行膀胱训练。

治疗期间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多补充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避免因紧张加重排尿困难。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用抗生素或止痛剂。出现异常疼痛、发热或排尿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