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电图ST段改变是什么病

2025.01.07 17:53

心电图ST段改变常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最典型的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以及心脏电生理异常等。ST段的抬高或压低通常反映了心肌的缺血或损伤状态,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ST段抬高一般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而ST段压低则可能与心肌缺血、心绞痛或药物影响有关。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ST段的变化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ST段抬高通常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心肌缺血的情况下,ST段可能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变化,休息后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常见于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则可能导致永久性心肌损伤,ST段的变化可能在心电图上持续存在。除了冠心病,某些电解质失衡、药物影响如洋地黄中毒以及心脏结构性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也可能导致ST段的异常变化。

在解读心电图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ST段的改变并不一定意味着心脏疾病的存在,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体位变化、呼吸等。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保持放松,避免紧张和剧烈运动,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心电图的解读需要专业知识,建议患者在发现心电图异常后,及时咨询心内科医生进行详细评估和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风险因素的患者,更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ST段改变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需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