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早搏心电图特点是什么

2025.03.24 17:51

早搏心电图特点包括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QRS波群形态异常、代偿间歇不完全、P波缺失或倒置、ST段和T波改变。具体分析如下:

1.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早搏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提前出现的搏动,与正常窦性心律的节律不同。这种提前的搏动起源于心脏的异位起搏点,而非窦房结。异位搏动的提前程度可以不同,但通常比正常窦性搏动提前0.12秒以上。早搏的提前出现可能导致心脏的充盈时间缩短,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2.QRS波群形态异常:早搏的QRS波群形态通常与正常窦性搏动不同,表现为宽大畸形。这是由于异位起搏点位于心室或房室交界区,导致心室除极顺序异常。QRS波群的宽度通常超过0.12秒,形态可能呈现多种变化,如切迹、顿挫或双向波。异常的QRS波群形态有助于区分早搏的类型和起源部位。

3.代偿间歇不完全:早搏后通常跟随一个代偿间歇,但这个间歇往往不完全。代偿间歇是指早搏后到下一个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的代偿间歇意味着早搏后的间歇时间不足以完全补偿早搏的提前出现。这种现象有助于区分早搏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

4.P波缺失或倒置:早搏时,P波可能缺失或倒置。这是由于异位起搏点的位置不同,导致心房除极方向改变。如果早搏起源于心房,P波可能提前出现且形态异常;如果起源于房室交界区或心室,P波可能完全缺失或隐藏在QRS波群中。P波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早搏的起源部位。

5.ST段和T波改变:早搏后,ST段和T波可能出现继发性改变。这是由于早搏导致的心室除极和复极顺序异常,影响了心肌的电生理活动。ST段可能呈现压低或抬高,T波可能倒置或高尖。这些改变通常是暂时的,随着心脏节律的恢复而消失。ST段和T波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早搏对心肌的影响。

早搏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早搏在心电图上呈现不同的特征。通过综合分析早搏的提前程度、QRS波群形态、代偿间歇、P波变化以及ST段和T波的改变,可以准确判断早搏的类型和起源部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早搏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因此在进行心电图分析时,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以全面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