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阵发性高血压

2024.09.10 18:14

阵发性高血压是指血压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达到较高水平,然后又可迅速恢复正常的一种特殊类型高血压。

阵发性高血压发作通常较为突然,血压可急剧上升,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或潮红等一系列症状。其发作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内分泌疾病中的嗜铬细胞瘤,当瘤体突然释放大量儿茶酚胺时,就会导致血压阵发性升高;还有精神心理因素,在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状态下也可能诱发阵发性高血压。一些药物的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也可能与阵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阵发性高血压的特点使其诊断具有一定难度。因为在血压未发作升高时,测量可能显示血压正常,容易被忽略。这就需要患者详细记录血压发作的时间、频率、症状以及可能的诱发因素等,以便医生能更准确地进行判断和诊断。对于怀疑有阵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的测定、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旦确诊,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关键,比如切除嗜铬细胞瘤等。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诱发血压升高的因素,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这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发作都非常重要。阵发性高血压虽然不常见,但因其发作时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