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阵发性房颤是什么原因

2025.03.24 17:51

阵发性房颤的原因包括心脏结构异常、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情绪或体力过度刺激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结构异常:心脏结构异常是阵发性房颤的常见原因之一。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导致心房电活动紊乱,从而引发房颤。心房扩大或心肌纤维化会改变心脏电传导路径,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心脏手术或创伤也可能对心脏结构造成影响,进一步诱发房颤。

2.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左心室肥厚和心房扩大。心房扩大后,电活动变得不稳定,容易发生房颤。高血压还会导致血管硬化,影响心脏供血,进一步加剧心房电活动的紊乱。控制血压是预防阵发性房颤的重要措施。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代谢率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甲状腺激素过多会直接刺激心脏,使心率加快,心房电活动紊乱,从而诱发房颤。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心悸、出汗等症状,及时治疗甲状腺疾病有助于减少房颤的发生。

4.情绪或体力过度刺激:情绪波动或体力过度消耗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和心脏电活动不稳定。强烈的情绪刺激如愤怒、焦虑,或剧烈运动后,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可能诱发阵发性房颤。保持情绪稳定和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房颤。

5.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过量、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心脏电活动的稳定性。酒精和尼古丁会直接刺激心脏,导致心房电活动紊乱。高盐高脂饮食可能导致高血压和肥胖,进一步增加房颤风险。改善生活习惯是预防房颤的重要措施。

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除了上述原因外,年龄增长、遗传因素、慢性肺部疾病等也可能增加房颤的风险。早期识别和干预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