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椎坏死的原因是怎么引起的

2025.07.23 08:37

脊椎坏死的原因主要包括长期慢性劳损、外伤或骨折、血液循环障碍、感染性疾病、骨质疏松等。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慢性劳损:长期姿势不良或过度负重导致脊椎结构逐渐退化,椎间盘及周围组织受损,进而引发坏死。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腰部锻炼,增强肌肉支撑力。

2.外伤或骨折:脊椎受到直接撞击或严重挤压,造成椎体骨折或韧带损伤,影响局部血液供应。及时就医固定伤处,配合康复训练促进愈合。

3.血液循环障碍:动脉硬化或血栓形成导致脊椎供血不足,局部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改善血液循环。

4.感染性疾病:结核、化脓性细菌等感染脊椎,破坏骨质及周围软组织。早期使用针对性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清除病灶。

5.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使脊椎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椎体塌陷或坏死。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适度运动增强骨骼强度。

脊椎坏死的发生通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护脊椎,避免过度负荷,同时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疾病,以降低病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