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2024.09.25 08:33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虫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和营养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抗虫治疗:抗虫治疗是针对蛔虫感染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的首要步骤。常用的抗虫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杀灭肠道寄生虫,减轻胰腺炎症。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遵循医生的建议。

2.药物治疗:针对急性胰腺炎本身,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控制炎症。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抗生素可预防和控制感染,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胰腺。

3.内镜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内镜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内镜取出胆道蛔虫,解除胆道梗阻,减轻胰腺炎症。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4.手术治疗:在严重病例,如胰腺坏死、脓肿形成、胆道梗阻等情况下,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总管探查、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脓肿引流等。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

5.营养支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充分休息,给予营养支持。早期可通过静脉营养,待病情稳定后逐渐过渡到口服营养。营养支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免疫力。

针对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蛔虫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降低蛔虫性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寄生虫的食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蛔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