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颈动脉硬化形成的原因

2025.03.13 14:19

颈动脉硬化形成的原因主要与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颈动脉作为供应大脑血液的重要血管,其硬化过程涉及多种复杂的病理机制,最终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引发斑块形成和破裂。

颈动脉硬化的发生首先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长期的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等因素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使其屏障功能减弱,通透性增加。内皮损伤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更容易渗透到血管壁内,并在内膜下沉积。这些沉积的脂质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吸引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形成泡沫细胞,进一步促进斑块的形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如血流速度减慢或湍流增加,也会加剧血管壁的机械损伤,加速硬化的进程。

在颈动脉硬化的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起着关键作用。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升高,会进一步加剧血管壁的炎症状态,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沉积,导致血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同时,氧化应激反应也会加剧内皮细胞的损伤,加速脂质氧化和斑块的不稳定性。斑块一旦破裂,可能引发血栓形成,导致急性脑缺血事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

预防颈动脉硬化需要从控制危险因素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内皮损伤的风险。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早期发现颈动脉硬化或斑块,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对于已经存在颈动脉硬化的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坚持长期用药和定期随访,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