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回肠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慢性回肠炎、免疫性慢性回肠炎、缺血性慢性回肠炎、放射性慢性回肠炎、药物性慢性回肠炎。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性慢性回肠炎:感染性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长期作用于回肠黏膜可引发慢性炎症。例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回肠后,可逐渐破坏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炎症,患者常有低热、盗汗、腹痛、腹泻等症状,病程较长,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肠道狭窄、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免疫性慢性回肠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时,机体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回肠组织。像克罗恩病,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回肠末端等部位。肠道黏膜会出现非干酪性肉芽肿,炎症呈节段性分布,患者会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表现,还可能伴有肛周病变等肠外表现。
3.缺血性慢性回肠炎:由于供应回肠的血管发生狭窄或堵塞,导致回肠局部缺血,进而引发慢性炎症。常见于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长期的缺血会使肠黏膜萎缩、溃疡形成,患者可出现腹部隐痛、消化不良、便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肠坏死。
4.放射性慢性回肠炎:多是因为腹部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回肠损伤。例如盆腔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时,回肠受到辐射影响。肠黏膜细胞受损后,会出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还可能出现肠道粘连、梗阻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5.药物性慢性回肠炎: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对回肠黏膜造成损害而引发炎症。如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服用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影响回肠黏膜的保护机制。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停药后部分患者症状可逐渐缓解,但严重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回肠炎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慢性结肠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这种慢性的炎症,那么镜像可以表现为粘膜的...
2019-10-21 22:00:17 23次点击
慢性结肠炎多久会癌变
少部分的结肠炎患者有癌变的可能,癌变时间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患者的重视程度、治疗...
2020-02-12 15:24:14 543次点击
结肠炎是哪里疼
结肠炎的患者是通常有腹痛表现,但是腹痛的部位主要是依据病变的部位来决定。左半结肠...
2020-12-22 16:32:49 210次点击
慢性肠胃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实际上临床上常常不这样诊断,经常诊断是急性胃肠炎,没有慢性胃肠炎这样的诊断,实际...
2019-11-30 15:18:36 151次点击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有哪些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首先要确定慢性结肠炎的性质。大部分慢性结肠炎患者伴有精神紧张、焦...
2020-01-14 08:43:44 228次点击
回肠炎和结肠炎有什么区别
回肠炎和结肠炎的区别有:1.发生的部位,回肠炎是发生在回肠部位的一种炎症,结肠...
肺炎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的炎症,它是可以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一些致病微...
肺癌早期信号有哪几种
肺癌早期信号有哪几种 肺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症状和体征的有无、轻重以及出现的...
慢性末端回肠炎腹什么位置疼
慢性末端回肠炎主要是在肚脐周围有疼痛的情况患者主要表现为有腹痛、腹泻的表现,通常...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是一种少见病,病情一般严重而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