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地伏是什么中药

2025.07.09 08:32

地伏是一种中药材,又名地伏草或地胆草,属于菊科植物地胆草的全草。该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病症。

地伏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多生长于山坡、路旁或草丛中。其性味苦寒,归肺、肝经,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挥发油及有机酸等,具有抗炎、抗菌、镇痛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临床中,地伏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如与金银花、连翘同用可增强清热解毒效果,与蒲公英、紫花地丁搭配可治疗皮肤疮疡。地伏还可外用,捣烂敷于患处可缓解跌打损伤或毒虫咬伤。

使用地伏时需注意其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痛或腹泻。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内服时不宜过量,避免刺激胃肠道。若需长期服用,建议定期咨询中医师调整配伍。外用时需确保皮肤无破损,避免过敏反应。药材应储存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