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皮试怎么做

2024.11.27 15:50

皮试是一种皮肤敏感试验,主要包括选择合适部位、消毒、注射皮试液、观察反应、记录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合适部位:皮试通常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此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便于观察。毛发较多的部位应先剃毛,避免影响结果观察。同时要避免在有瘢痕、炎症、硬结等部位进行皮试,以免影响皮试结果的准确性。

2.消毒:用70%-75%的酒精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直径一般在5cm以上。消毒时应避免酒精接触皮试液,防止皮试液被稀释或破坏,从而影响皮试结果。消毒后待酒精完全挥发再进行注射,以免酒精刺激皮肤引起红晕,干扰对皮试结果的判断。

3.注射皮试液:使用1ml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注入皮试液的量要准确,一般为0.1ml,使局部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注入皮下组织,若注入皮下则会使皮丘不明显,影响结果判断。

4.观察反应:注射后一般在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观察皮丘的大小、有无红晕、硬结,以及是否有伪足、瘙痒、全身症状等。如果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则为阴性反应;若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瘙痒,有时还会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等全身症状,则为阳性反应。

5.记录结果:准确记录皮试结果,包括皮试的时间、皮试液名称、剂量、注射部位、观察时间以及皮试结果阴性或阳性等信息。详细的记录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对相应药物过敏,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皮试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患者在皮试前要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过敏史、用药史等信息,皮试后不要搔抓注射部位,避免影响结果观察。如果皮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应立即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