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皮试怎么做

2025.03.18 09:24

皮试是一种通过皮肤注射少量药物或抗原,观察皮肤反应以判断是否对某种物质过敏的医学检测方法。皮试通常用于检测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疫苗等药物过敏,或用于诊断某些过敏性疾病,如花粉症、尘螨过敏等。皮试操作简单、快速,是临床常用的过敏检测手段之一。

皮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选择前臂内侧或上臂外侧作为皮试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然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少量待测药物或抗原溶液,将针头斜向刺入皮肤表层,注入约0.1毫升的液体,使皮肤表面形成一个直径约5毫米的皮丘。注射后,观察皮肤反应,通常在15-30分钟内出现结果。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硬结或瘙痒等反应,可能提示对测试物质过敏;若无明显反应,则通常认为不过敏。皮试结果需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判断,并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进行皮试时需注意以下事项:皮试前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是否有过敏史或严重过敏反应,避免对已知过敏原进行测试。皮试过程中需使用无菌器械,严格消毒皮肤,防止感染。皮试后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并做好急救准备,以防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皮试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皮肤状态、药物浓度、操作技术等,因此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和判断。皮试后应避免搔抓或摩擦测试部位,以免影响结果判断。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测试并采取急救措施。皮试结果仅为参考,最终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