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褥期子宫出血怎么办

2025.04.27 16:26

产褥期子宫出血需及时就医评估、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遵医嘱使用促宫缩药物、密切观察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产褥期子宫出血首先需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评估,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手段明确出血原因及严重程度。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评估过程中需注意排除胎盘残留、子宫收缩乏力等常见因素,确保诊断准确性。

2.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出血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身体活动以降低子宫压力。避免提重物或长时间站立,防止加重出血。休息时采取侧卧位有助于减轻盆腔充血,促进子宫恢复。家属需协助完成日常护理,确保患者充分静养。

3.遵医嘱使用促宫缩药物:医生常开具缩宫素或中药制剂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与时间要求,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若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需及时反馈,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药物辅助治疗是控制出血的关键措施之一。

4.密切观察出血量及生命体征:记录出血颜色、量及频率,发现血块增多或出血持续需立即就医。定时监测血压、脉搏等指标,警惕休克前兆。家属可协助更换产褥垫并保存样本供医生参考,动态观察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

5.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血危及生命,需考虑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甚至子宫切除术。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患者生育需求及健康状况,术前充分沟通风险与获益。术后加强护理预防感染,促进身体恢复。

产褥期子宫出血需综合采取医疗措施,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患者及家属应保持冷静,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营养补充与心理支持,促进整体康复。定期复查确保子宫恢复正常,避免遗留长期并发症。